工作四年多一點日頭,知道禪修是從傑泥雪身上聽到的

另外也常聽到志工姐姐們分享禪修對於修練自我多~麼~有幫助

但是縱使聽再多好言,仍然一直沒有參加的動力,也自覺不需要

更覺得... 不喜歡很拘束且固定的宗教活動

畢竟從小過著被拘束的生活

最近幾年也總是被媽媽情緒勒索成功去道場

於是逐漸對於制式活動建築起一道畏懼的高牆

但有時隨性的活動我倒是很樂於參與,比如去廟拜拜、大甲媽繞境

這種想去就去、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敬仰方式是我慣有的虔誠

 

最近經歷了很多心情轉換跟轉折,雖然沒有到大起大落、失魂落魄的心境

但也差不多覺得該是如此了,自己的臉書也曾回顧一則動態貼文

「當日子日復一日,透過預想都能知道下一步發展...那就是境頭」

抱持著從沒體驗過就否定禪修,似乎太過主觀武斷

於是一股熱血下,報名了社工舒活二日營

本來想說沒啥同事會想要去,殊不知除了固定咖傑泥雪之外

好姊妹阿丸,好伙伴肉肉、阿靜也要一起參加耶,有同伴感覺更安心自在

 

社工舒活二日營

今年辦在法鼓山天南寺(三峽),需要週五晚上先報到瞭解天南寺的生活起居規定

當晚手機跟錢包都會被義工代為保管,畢竟身無掛念的體驗才能有所收穫

以往是前後排隊隊伍的人會一起同房睡覺

但這次是隨機分配就寢房間(稱為寮房),於是大家都跟不認識的社工一起睡覺

天南寺園區小小的,就像一間高中學校的校區大小吧

寮房也像宿舍,不過是高級宿舍,因為是兩人一房(有單人床、附床墊跟草席跟枕頭)

重點浴室還是在寮房內耶,要說是套房應該也可以吧,反正比通鋪好超多的

 

放完行李就馬上先到禪堂集合

剎那間映入眼簾的是咖啡色搭配淡黃燈光有尊嚴感的釋迦摩尼佛

當下只有哇~~原來這就是大佛的感覺(傑泥雪這時已經很虔誠的朝拜)

這次帶領的是常願法師(長的眉清目秀的、身型很像我哥)

傑泥雪說聖嚴法師收的弟子法號順序是果、常、演,好像幾十年會換一次法號

傑泥雪當時是「演」字輩,妳果然很適合叫傑泥雪,烏龜代表長壽啊

而這一晚印象深刻莫過於常願法師說:一年365天,留兩天給自己(關懷自己)

當下好有感觸喔... 四月的離家出走、五月的環島旅行、九月的舒活營

一次又一次都正是我想為了自己活、為了自己多做些什麼而行

現在回想起來,大概就是起初的這個概念跟我很契合

於是常願法師說什麼我聽的都滿舒服的,哈哈,印證了有關係等於沒關係的說法

然後常願法師說明這幾天希望我們盡量禁語(不要跟別人對話、不要跟自己對話)

因為要透過禁語促使我們在忙碌的生活及工作中,找回當下的自己

這觀點可能就像是當我們關起眼睛對外的眼界,自然聽覺能力就被放大跟磨練茁壯了

回到寮房後,我可愛室友說:叫社工不要講話也太難了

我只試著微笑回應而已...科科,不說話對我來說好像還好,扣掉上班時間其實我幾乎無語

課程結束最後,抱持著愉悅跟期待入睡,但因為這裡有點小山區

因此蟲鳴鳥叫聲很清晰,雖然也沒冷氣,但我住的寮房位置吹的到涼風

所以不會很熱,隨著這些動物聲我很快就入眠了...(可能也是工作太累了)

不知道明天要幹嘛呢?真好奇

 

第一天大約早上五點多就會傳來很清脆、乾靜俐落的板聲(敲木板的聲音)叫大家起床

簡單快速盥洗後到空地集合,原來一早要去環山啊

常願法師昨晚有分享一個小故事

聖嚴法師當年跟大家去羅馬時,競技場參觀動線只能一直往上爬、只能越爬越高

聖嚴法師年紀有限爬坡吃力,為了克服這個,於是告訴自己「每次只走一步、每一步都是新的一步」

漸漸的聖嚴法師臉不紅氣不喘的爬上去了。

於是也希望我們用這個觀念跟方式去環山(爬山)

我們一行人由常願法師帶領下走的很慢很慢,一步一步緩慢的踏

一開始走的很不習慣,也好難去感受自己踏下每一步的感受是什麼

因此心中不斷練習默唸「每次只走一次、都是新的一步」,搭配呼吸調節

走了一段時間流了好多汗水,但確實不覺得很喘或很累

我想...快速急於完成一件事情跟緩慢做完一件事情對於身體負荷真的有影響

雖然法師說身體只是個工具,但工具年久失修或積勞過度總是會用壞的

我家YUYU之前也總跟我說不要賺錢來看病,何況也沒多少錢...

雖然相當認同上述看法,但出山後的這一週

為了消耗工作量還是每天都安排很緊湊的工作進度,相較過往放鬆的時間已少很多

套一句同事阿芯說的:工作到連呼吸都覺得浪費時間了

如果問我為什麼工作進度要這麼逼自己,我只能說不這麼安排我做不完

如果問我為什麼不多照顧自己而要緊迫工作,我只能說做這份工作我首先看到的是他人

如果問我為什麼大環境已經改善了但勞動狀態仍如此,我只能思考....

一個正方形跟一個長方形,外型相異但體積卻相同時,差異在哪?

(哈哈,離題了,工作是另一個議題可細細探討)

 

對了,第二天早上五點多仍是去環山

這次我改用數階梯的方式來走路,吃飯都可以數了,走路有何不可

數阿數,突然看到某一幕風景時,好困惑這是第一次的景色嗎

怎麼我一點印象都沒有? 慶幸我勇於用不同方式來環山及探索世界

第二次環山時才有機會看到這些讓我疑惑的景色,綠的好漸層青翠

最後我數出來啦~總共踏了1342個石階

當時走路速度大概一到兩秒鐘踏一步,那等於我花了約23分鐘在環山

 

 

環山完肚子餓的呱呱叫,常願法師教導我們吃飯禪(忘記禪的意思了)

大致上就是一般吃飯都太囫圇吞棗,也太不專心於吃飯這件事情

我們經常吃飯配很多小菜,例如:配電視、配手機、配工作

而逐漸忘卻吃飯的原始感受、食物的原味

因此,我們要重新學習細嚼慢嚥的吃飯

方法一:體會食物在舌頭上、下、口腔左、右時,唾液的分泌情形及口感

方法二:每一口食物都慢慢咀嚼30到40下

方法三:抱持感恩的心吃飯。

忘記過往誰有跟我分享過這件事情,好像曾幾何時我有嘗試過

嘗試完方法一二三,內心不自覺又開始反骨,嘗試起一口可以咀嚼多少下的挑戰

結果大概都只能40到45下就都吃光光,甚至這幾餐有時吃到好吃的食物

忍不住會有快速吃下,想多吃幾口的慾望

常願法師說吃飯禪也是一種修練對美食的貪求,再好吃的食物也是要細細品嚐

法師說的也是,不然吃再多,吃的到底是舌尖印象中的味道還是食物的本味

我想這運用於減肥其實滿實用的,細嚼慢嚥的飲食習慣有助於我們控制飲食、幫助消化

體驗到這感覺好像健康養生營喔,很多觀念其實跟身心健康的修復都息息相關呢

 

 

對了,吃飯前要念齋儀,早齋跟午齋需要念(念齋儀很快,大約五分鐘內就完成了)

那為什麼晚上吃飯不用念呢??? 傑泥雪介紹一個小故事給我~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僧人長的不太好看,他怕白天出門嚇到供養的人家

於是晚上才出門托缽(乞食),某一天夜晚托缽時,突然刮起一道閃電讓供養人家看清楚僧人的面貌

這個供養人家是個孕婦因為驚嚇而小產,供養人家怪罪僧人,也很不諒解僧人

於是佛陀喝叱了這位僧人,也規定以後僧人們都不可夜晚乞食,也就是佛教俗稱的過午不食

但過午不食的觀念對於現今物質豐沛的修行僧人來說,演變成是一項對於體力的極大考驗

現在為了能保有體力持續修行,因此逐漸晚上仍會吃一點食物。

我當下聽到這個故事... 還真是感到有點莫名其妙... 都什麼年代了還連坐法

可能我不夠聰慧,無法頓悟這個故事的意義

 

 

之後課程還有走路禪

常願法師教導及引導我們怎麼走路、放慢走路速度

體會腳跟、腳尖、腳掌與地板接觸的溫度、硬度、角度

有時候太專心練習走路,卻反而忘記怎麼呼吸了

最好的練習是處在當下覺察腳部跟呼吸的感受

有時可以感受到腳跟先著地的骨頭碰撞

有時可以感受到腳尖先碰地的肌肉擠壓感

不過更多時候就這樣一直在禪堂裡走走走,就會不由自主觀察起他人的狀態

有人走的比我快、有人比我慢、有人在發呆、有人在抓癢

晃神間,「清楚放鬆、全身放鬆」再次被法師的聲音拉回專注直下

恩~好吧,這對於工作狀態隨時要有觀察四周、耳聽八方的我

真的是一項磨練專注力的考驗

走路走了好幾分鐘後會有休息時間,再次穿上鞋子後覺得布鞋好軟Q喔

有鞋子穿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第一天夜晚下著小雨,常願法師帶我們去雨中散步環天南寺

其實我本來就不喜歡下雨天,覺得穿脫雨衣、撐傘很麻煩

但是我卻很喜歡耳朵聽著雨聲打落在雨傘的聲音

而雨滴滴在我手掌心的觸感,聲音頻率與觸感速度的相異

滴滴答答~輕輕的像在提點什麼、在說什麼。

雨中走到一半,法師要我們暫停腳步聽聽現在有什麼聲音

呱呱呱~ 葛葛葛~刷刷刷~(你們覺得是什麼聲音呢?)

新奇的走完一圈後,看到有人用光腳走路,恩~這是什麼感覺呢

號召大家也一起光腳走試試看

原來這就是雨水的冰涼、石階的高低、草皮的粗糙、腳皮的觸感

而更重要的是人的溫度

昏暗燈光下我身旁這群好姊妹兼好同事的身影在我心中很清晰

 

 

動中禪,顧名思義就是動作中的禪修(禪定)

起初聽到時覺得不錯耶,可以學起來跟個案分享

但一有這念頭時,剛好常願法師就提醒要照顧自己...

科科,當頭棒喝阿~沒那個本事還想別人的事情

雖然個案總說陪伴就是最好的關懷,但實際上沒有武器沒有技能

再多的陪伴究竟是處於現況?還是能更有能量面對未來?

我開始動搖了,也越來越無法落落大方。

 

 

托水缽,大概就是手拿一碗很滿很滿的碗公水繞天南寺一圈

義工們會設計關卡,例如:原地轉圈、單腳跳、起立蹲下、下腰等等

法師希望我們學習專注當下、在變動的外在環境中仍可以找到自己的速度

俗語說的: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也就是境隨心轉的概念

我很認真的放慢我的腳步跟肢體動作,執行不讓碗公水灑落的原則

走沒多久因腳步不穩而灑出一些水的惋惜

走到樓梯間先偷看前面的人怎麼走路的小聰明

走到廊道外就突然下起雨而溢出更多水的焦慮

走著走著反正都灑出來那就灑出來吧的隨性

呵呵,短短一段路程有好多情緒的流動,我的心倒是轉動的滿多元的

 

 

這次的舒活營跟我想像中的有點不太一樣

雖然課程是法師帶領,有時會看聖嚴法師的開示影片

但我覺得宗教色彩沒有很強烈

很多觀念跟想法比較注重於個人覺察、個人認識、關照自我

沒有刻板印象中的應該怎麼樣去渡眾生

常願法師說佛法是給活人用的,用於修練自我的心

我想佛法、佛珠、佛經就像是媒介工具,最終目的是輔助安定內心

 

 

這兩天體會到了難得的清靜,突然響起原來這就是傑泥雪渴望的世界啊

頓時間我也好渴望這樣的清閒生活

不過下一秒我知道,我只是在逃避煩悶的家庭、工作生活

我還不是打從心底期待及喜歡過這樣的佛寺文化跟生活

任何體會跟感受還是要回歸自我啊

別人愛的別人想的別人的,不一定就適合自己

 

以上,共勉之。

 

 

 

 

 

 

 

 

 

 

arrow
arrow

    儒小小的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